《守睢陽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巡。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前言】
《守睢陽作》是唐代將領張巡在安史之亂時期創作的一首排律。此詩生動地記錄了張巡等人所領導的睢陽保衛戰異常艱苦的過程,表達了將士們堅韌不拔、誓死抗擊叛軍的堅強決心,是作者在睢陽危急時以鮮血和生命凝成的杰作。全詩形象鮮明傳神,語言簡潔生動,風格慷慨壯烈,頗具英雄之氣。
【注釋】
⑴睢陽:唐郡名,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
⑵接戰:指交戰。
⑶侔:等同。月暈:指月亮周圍的暈圈。
⑷若:一作“效”。魚麗:一作“魚鱗”,是古代的一種陣法。
⑸厭:壓住。黃塵:指叛軍進攻時所揚起的塵土。
⑹裹瘡:指包扎傷口。
⑺飲血:指浴血奮戰。陴:指城上有射孔的矮墻。
⑻移:改變。
⑼心計:指破敵的謀略。
【翻譯】
與叛軍的交戰從春天一直持續到現在,戰斗十分艱苦,四顧無援,睢陽已成為一作空城,日漸艱危。叛軍重重圍困睢陽的態勢,就像月亮周圍的暈圈一樣,圍了一層又一層,守軍則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布成像魚麗那樣的陣法,抵御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守城軍民同仇敵愾,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指揮官站在城頭親冒矢石,不時地揮動旗幟指揮軍民作戰。受傷的將士包扎好傷口,又重新回到了戰場上,守城官兵浴血奮戰,愈戰愈勇。自己忠心報國,又能取信于士兵,應該是不可戰勝的,堅貞不屈與敵戰斗到底的意志決不會改變。自己和將士們苦戰守城,戰況危急,卻無人上報天子,雖有破敵的謀略,卻無法得以實現。
【鑒賞】
《守睢陽作》是張巡在睢陽危急時以鮮血和生命凝成的不朽之作,是當時苦戰的記錄,它慷慨壯烈令人激奮。
一、二句“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落筆點題,寫出了睢陽保衛戰的時日已久和所面臨的危機。
戰斗從春天開始,一個“苦”字包含了愛國將士無數含辛茹苦的經歷。“孤城”二字,寫出了瞧陽孤立無援的處境;“日漸”二字,寫出了睢陽危機的步步逼近;一個“危”字,驚心動魄。說明這里,詩人不以漫長的“春來苦”為苦,而以睢陽這戰略要地的“日漸危”為憂,詩人憂國憂民,置生死度外的滿腔愛國情懷就清晰可見了。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二句,說明敵我雙方攻守的陣勢。敵人的包圍圈步步縮小,如同“月暈”之箍月一般,水泄不通,這就愈顯出了上文中的“孤城”之孤;而唐在城墻上以五人為伍分兵警戒,如同平地對壘的魚麗陣容一樣嚴整,這就透露出唐軍廣大將士眾志成城,齊心衛國的戰斗韌性,也說明了詩人作為統帥臨危不懼,治軍有方。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承接上文,寫詩人對叛軍的刻骨仇恨和指揮從容自若。“屢”字表明了敵人進攻的頻繁,“厭”字則入木三分地繪出了詩人對叛軍的義憤之情。張巡在《謝加金吾表》中曾向唐肅宗李亨匯報“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戰,當臣效命之時,是賊滅亡之日。”四十七日內就有那么多場戰斗;是日經年,其戰斗次數之多就可想而知了。面對如此頻繁的戰斗,想到睢陽保衛戰在全局的重要位置,詩人心中分外自豪,“時將白羽揮”五字是一洗戰斗的血腥之氣,傳神地描繪出了詩人那仿佛諸葛亮羽扇綸巾,“指麾三軍,皆從其進止”(《三國志》)般的儒將風度。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二句,主要是為唐軍廣大將士雕像。“瘡”字表示傷口決非新創,表明戰事的艱苦卓絕,舊創未好又添新傷,“裹”字表明了將士不顧傷痛,帶傷苦戰。一個“猶”字,出神入化,成功地體現了將士奮戰到底的堅強毅力。“飲血”者是指重傷員,戰傷痛得他們流下眼淚,但聽到戰斗警報,他們同樣拼盡全力爬上城頭矮墻,竭盡全力防守。據《通鑒·唐紀三十五》記載,至德二年七月,“諸軍饋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饑病不堪斗,遂為賊所圍,張巡乃修守具以拒之。”《通鑒·唐紀事三十六》記載,同年冬十月,“城中食盡,議棄城東走。張巡、許遠謀,以為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為了保衛睢陽,守城兵士把可以吃的東西都吃光了。最后被迫羅雀、掘鼠、殺馬。“人知必死,莫有叛者。”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二句,意思是說,自己既忠于君主,又能取信于士兵,應當是不可戰勝的,自己誓死報國的意志也永遠不會動搖。一個“難敵”,一個“不移”,把詩人赤子愛國心給鮮明地烘托出來了。
最后兩句“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是詩人在絕境中的感嘆之辭,在孤城將陷、人將殉國之際,詩人感到自己死而無怨,遺憾的只是自己振興國家的許多想法、建議將“無人報天子”,從而也就無法實施“心計”。這最后的一筆使全詩感情達到高潮,說明詩人不但是一位視死如歸的民族英雄形象,也是一位“位卑未敢忘憂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賢臣良輔的形象。
除了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不朽形象之外,這首詩歌敘事簡潔,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全詩十二句,除去開頭兩句、結尾兩句之外,其余八句,每兩句間均各各對偶,每副對句又都對仗工穩,自然,饒有韻致,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和節奏感。
燕公為漢將,武德奉文思。利用經戎莽,英圖葉圣詒。 塞沙制長策,窮石卷搖旗。萬里要相賀,三邊又在茲。 棱威方逐逐,談笑坐怡怡。寵餞紛郊道,充廚竭御司。 嘗醪企行邁,聽樂 【查看全文】
2 南鄉子·睡起繞回塘翻譯賞析_南鄉子·睡起繞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儀《南鄉子睡起繞回塘》作者為宋朝詩人李之儀。其古詩全文如下: 睡起繞回塘。不見銜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綠遍,西墻。猶有輕風遞暗香。 步懶恰尋床。臥看游絲到地長。自恨無聊 【查看全文】
3 晚雞·黯黯嚴城罷鼓鼙原文_晚雞·黯黯嚴城罷鼓鼙翻譯賞析_作者崔護《晚雞黯黯嚴城罷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崔護。其詩文如下: 黯黯嚴城罷鼓鼙,數聲相續出寒棲。 不嫌驚破紗窗夢,卻恐為妖半夜啼。 【賞析】 詩中描寫的情景應發生在長安城南, 【查看全文】
4 途中見杏花閱讀答案-吳融,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途中見杏花 吳融① 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吳融: 【查看全文】
5 玉漏遲·亂離詞客少翻譯賞析_玉漏遲·亂離詞客少原文_作者張爾田《玉漏遲亂離詞客少》作者為宋朝詩人張爾田。其古詩全文如下: 亂離詞客少!錦鯨仙去,鶴歸華表。把酒生平,都是舊時言笑。零落霜腴潤墨,流怨入江南哀調。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6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閱讀答案-李白,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