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覺到別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不適合,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
請以“認識幸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方式。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800字。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作文寫作的能力。本題是“寓言材料+話題”的作文形式,考生要先用關鍵詞句法分析每段的觀點,用以果溯因法和情感傾向法思考兩只老虎為何是那樣的結局,問題出在哪里。思考出的原因便是文章最后的立意。“認識幸福”這一話題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向,需要考生依據材料的意蘊思考。兩只老虎“互相羨慕對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一只因饑餓而死,一只因憂郁而死。從籠子走出來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可見老虎喻人,是人的象征,材料暗喻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而覺得別人的幸福卻很耀眼。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不適合。第二段的點評尤為重要“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不適合,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由此得出立意。要注意題干要求“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方式”。
【立意】
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
不要讓羨慕成為埋藏自己幸福的墳墓……
【范文】
珍惜自己的幸福
如果你是魚兒就不要渴望寥廓的藍天,因為你有你蔚藍的大海;如果你是雄鷹就不要羨慕無垠的大海,因為你有你自由的藍天;如果你是蔓藤就不要希望成為參天大樹,因為你有你獨特的美麗。記住,珍惜自己的幸福,莫羨慕!
“幸福”多么溫馨的字眼,幸福是幸運女神的眷顧,世間萬物都受著上帝的恩惠,都擁有著屬于自己的幸福。魚兒擁有飄逸輕快的尾巴能遨游無垠的大海;雄鷹有矯健的翅膀能擁入藍天廣闊的懷抱;藤蔓有自己攀援伸展的姿態能揮灑獨特的美麗……這是它們的幸福所在,獨一無二,快樂美好!
然而當它們相互羨慕對方的幸福,相互交換了位置,結局如何呢?籠子里三餐無憂的老虎和野地里自由自在的老虎,互換位置后,結局引人深思:從籠子走出來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獲得捕食的本領,最終饑餓而死;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最終憂郁而死。它們的教訓告訴我們:沒有珍惜自己幸福而去盲目追求他人,這就是悲劇!正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是自由的幸福,如果鷹游水、魚飛天,最終便是二者皆死。正如梅花開在春天必會失了卓然之風,桃花盛開于寒冬必會凍傷而殞沒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請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自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萬物如此。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是如此。
你有父母的關懷和惦念,你是幸福的;你有朋友的關心和幫助,你是幸福的;你有戀人的相伴和愛戀,你是幸福的;你每天按時上班,準時回家,你是幸福的;你每餐粗茶淡飯,茶余飯后,你是幸福的;你每晚兒女燈前,父母膝下,你是幸福的……幸福是撒在生活中的白砂糖,簡單樸實卻又絲絲甜蜜,需要你認真品味!
還有,貧窮卻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老人擁有一個安樂的晚年,青年擁有激情如火的青春,中年擁有成熟穩重的個性,孩子擁有天真無邪的笑容。醫生擁有救死扶傷的能力;老師擁有一個全天下最燦爛的職業;清潔工人擁有路旁行人的尊重……幸福是生活中獨有的芬芳,簡單質樸卻又絲絲芬芳,需要你用心領悟!
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吧,莫空自羨慕他人!
相關閱讀
1 70多年前,周立波創作了關于土改的小說《暴風驟雨》,小說所寫的村莊叫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70多年前,周立波創作了關于土改的小說《暴風驟雨》,小說所寫的村莊叫元茂屯,本名元寶屯。該村有個不雅的諢號光腚屯。村子窮,趙光腚們 【查看全文】
2 “共享單車”是商家投資的共用自行車,只需手機掃碼即可付費騎行,因其靈活便捷共享單車是商家投資的共用自行車,只需手機掃碼即可付費騎行,因其靈活便捷、低碳環保成為許多城市常見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單車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資源共 【查看全文】
3 美在身邊小學作文美在身邊小學作文 (一) 當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為各種募捐箱里奉獻愛心的老人、孩子這時你感覺到的,是不是美呢?當你坐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年輕人為老人讓座時,老人及周 【查看全文】
4 關于規則的作文200字關于規則的作文200字 (一)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生活中也有各種規則,學校有學生法則,道路有交通規則,就連玩都有游戲規則,各種各樣的規則約束著我們,讓我們在各 【查看全文】
5 快樂的寒假作文350字快樂的寒假作文350字 (一) 今天我剛從湖南回到上海。春節這幾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湖南大姨家過年,爸爸開車載著我和媽媽1月25號開車從上海出發,開了1360公里路,花了20個小 【查看全文】
6 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 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憐憫是一種自然的感情,它能緩和每一個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 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憐憫是一種自然的感情,它能緩和每一個人只知道顧自己的自愛心,從而有助于整個人類的互助共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