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初年(713),王府的官吏中有犯法的。玄宗令左右的人尋求一個能做王府長史的人,太常卿姜皎薦舉源乾曜,說他公正清明有才干,因此被召見與玄宗交談,源乾曜交談得神清氣爽,對答得有條不紊,玄宗很是賞識,便拜為少府少監,兼王府長史。不久遷任戶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沒多久,調任尚書左丞。開元四年冬,源乾曜任黃門侍郎,代理宰相職務。僅十天,又與姚元之一同罷免了宰相職務。
當時玄宗要去洛陽,以源乾曜為京兆尹,為京師留守,源乾曜治政寬厚簡樸,不嚴但合理。曾有仗內白鷹,因放飛時失其所在,玄宗令京兆官員捕捉。沒多久在野外捕獲,但那只白鷹掛在荊棘中死去,官吏都懼怕得罪,相顧失色。乾曜卻慢慢地說:“事有巧的情況,死也有常理,主上仁明,應當不以此來罪責人。如果一定要處罰,我自認了,不須懼怕。”于是源乾曜便入朝自請失旨之罪,玄宗對所有情況全不問。大家佩服源乾曜臨事不懼怕,并且能引過在己。他任京兆尹三年,政令始終如一。
開元八年(720)春,又任黃門侍郎,代理宰相。不久又加銀青光祿大夫,升任侍中。過了較長一段時間,源乾曜上疏“:臣見顯要官員的家中都是謀求京中的職務,賢才之士多任外官,王道要公平,不應如此。臣有三男都在京城任職。望調出二人為外官,來協調均平之道?!毙谕膺@意見,于是把他的兒子源弼由河南府參軍調出任絳州司功,源薭由太祝調任鄭尉。玄宗同時還下旨“:源弼等人的父親在朝廷任要職,但很是謙虛嚴己,他擔心的是在官吏之中不能用才失序,帶頭顯謙讓之德,請求將自己的二子調外職。左傳中不是說過嗎‘:晉范宣子讓,其下皆讓?!畷x國之人,于是大和?!乐苄?,仁哪里會遠呢?”因此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并在京師任職的,隨自己通容,依年齡資歷處理,由此公卿子弟有一百余人由京官調出。不久,又有上書者,認為“國之執政,休戚相關,若不稍加恩寵,怎么能讓他們盡心盡力呢”?開元十年(722)十一月,玄宗下旨凡中書門下均共食實封三百戶。這一實封是由源乾曜和張嘉貞開始的。
源乾曜后又從玄宗東往泰山封禪,拜尚書左丞相,仍兼侍中。乾曜在執政的十年中,張嘉貞、張說相繼任中書令,源乾曜不與他們爭權,每事必推讓。到李元、杜暹主持政事,源乾曜便不參議,只是同意簽名而已。當初,源乾曜由姜皎所引薦,才被重用。等姜皎獲罪,被張嘉貞排擠,源乾曜竟然不相救援,當時人們以此譏諷源乾曜。開元十七年(729)秋,停止了他兼任的侍中職務。這年秋天,遷任太子少師,他以他的祖父名字為師而堅決辭謝,便任太子少傅,封安陽郡公。開元十九年(732),玄宗到東都洛陽,源乾曜以年老多病,不堪隨從,而留在京城養病。這年冬天去世。詔追贈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陽城南門舉哀,停止朝會兩天。
相關閱讀
1 趙綽,河東人也,性直剛毅閱讀答案與翻譯-《隋書·趙綽傳》
趙綽,河東人也,性直剛毅。在周,初為天官府史,以恭謹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禪,授大理丞,處法平允,考績連最,轉大理正。尋遷尚書都官侍郎,未幾轉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2 鄭鮮之傳翻譯賞析_鄭鮮之傳原文全詩的意思鄭鮮之字道子,滎陽開封人,是魏朝的將作大匠鄭渾的玄孫。祖父鄭襲,是大司農,曾經做過江乘縣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內。父親鄭遵,是尚書郎。 鄭鮮之閉門讀書,杜絕與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3 馮文通傳翻譯賞析_馮文通傳原文全詩的意思馮文通,是馮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顯祖的廟諱。高云僭立為帝的時候,授任他為征東大將軍,兼任中領軍,封為汲郡公。馮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馮文通尚書左仆射之職, 【查看全文】
4 劉盆子者,太山式人閱讀答案與翻譯-《后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劉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陽景王章之后也。祖父憲,元帝時封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國除,因為式人焉。 天鳳年,瑯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時寇賊蜂起,眾盜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5 蓋苗傳原文_蓋苗傳翻譯賞析蓋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聰明,思維敏捷好學,善于記誦,二十歲游學四方,學業大有長進。 延五年(1318)授濟寧路單州判官。州獄中囚徒太多,苗請求審理處決,知州認為囚犯人 【查看全文】
6 后妃傳翻譯賞析_后妃傳原文全詩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傳,《易經》中說: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綜觀古代賢明的帝王人主,無不明確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禮儀,以順應世間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