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美德的培養是中國古代女子教育永恒不變的主題。明清時期女子教育觀念處于矛盾之中,雖有一些開明之士從“由禮而通詩”的角度肯定女子研習詩文,但只有文化素養較高的家庭認為教女子識文斷字有助于“見禮明透”。紅樓女子的詩歌教育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并體現出對固有女性德性詩歌教育的反擊。紅樓女子身份不同,地位懸殊,但唯有在詩詞面前,她們有了樂趣,有了美好,有了平等,有了尊嚴。
紅樓女子能接受到包括“詩教”在內的良好教育。元春入宮前自幼系賈母教養,賈府三春也都有專門的塾師,黛玉在進賈府前也有賈雨村做過她的私塾老師,寶釵讀書識字較之其兄竟高過十倍。同時,賈府的讀書環境和讀書氛圍為她們提供了良好的詩教環境。此外,家庭戲曲演出的熏陶,也為她們接受詩歌教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牡丹亭》《西廂記》等優秀戲曲中的曲詞詩句,更能夠感染人,形成藝術共鳴。這些均可見當時富貴人家女子的啟蒙教育情況。
在大觀園中,詩教更是無處不在。詩歌是她們的生活方式,也是有趣的學習模式。大觀園中五次結詩社;每逢節日慶祝更是要命題限韻寫詩,評出魁首。這種結社做詩、聯詩賽詩活動,是寶玉和女孩子們經常拿來閑遣時光的游戲。即使是最普通的女孩子香菱也習詩,在黛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導下,幾日后便能談出些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學習切磋,實際上就是詩歌創作中面向現實、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教育過程,對女子詩教成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紅樓女子因足不出戶,其詩詞創作往往多是對景物情狀的摹寫與感慨,如黛玉的《桃花行》《秋窗風雨夕》和寶釵的《詠海棠》《憶菊》。這些詩作往往表現出女子細膩的內心和高水平的審美鑒賞力。在詩歌風格上,除寶釵的“含蓄渾厚”“溫雅沉著”外,整體偏陰柔,如黛玉的《葬花吟》。在作詩手法上常引用或化用唐人詩句,如黛玉的“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化用了白居易的“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薛寶釵在《牙牌令》其四中的“水荇牽風翠帶長”引自杜甫的《曲江對雨》。
陳東原在《中國婦女生活史》中指出:“清代學術之盛,為此前所未有,婦女也得沾余澤。”此時期女子教育的內容涉及廣泛,以詩詞教育最甚。其原因是女子比較感性,詩詞的藝術魅力與女性自身的心理特性相契合。據統計,專門收錄清代婦女詩集的作品就有 多部,可看出清代女子詩詞創作之盛。
紅樓是明清女子詩教一隅??v觀明清之際,雖然正統禮教觀念始終壓抑著女子的才情 與熱情,但是思想進步的大家們,為女子讀書而辯護,并親自任閨塾師,使得越來越多的 女子享有了受教育的權利,出現了大量以詩才彰顯的女子,如有著“林下風者”之譽的黃媛介、江南才女吳藻等,她們著作存世的背后,無疑是女子詩歌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
(選自劉娜《<紅樓夢>中的女子“詩教”》,有刪改)
1.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有專門的塾師或專人教養是紅樓女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
B. 紅樓女子的詩教既有賈府讀書環境的影響,也有在生活中學習切磋的因素。
C. 紅樓女子的詩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性德性詩歌教育的內容和方式。
D. 紅樓女子的詩作多是對景物情狀的摹寫與感慨,在詩風上都顯陰柔。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香菱在黛玉的教導下幾日后便能談出些體會”,這個例子說明學習交流對女子詩教成長具有促進作用。
B. 文章用舉例論證的方法從內容、風格和作詩手法等角度闡述了紅樓女子的詩歌創作情況。
C. 清代女性詩人頻出,婦女詩集大量出現,這是這個時期女子詩歌教育發展的重要證據。
D. 大觀園中,詩教無處不在,文章以紅樓女子的詩教典范為例,指向明清時期女子教育觀念的矛盾。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紅樓女子主要以家庭成員之間的學習切磋和借鑒前人詩作的方式來提升創作水平。
B. 清代女子詩詞創作之盛,與女性的心理特性相關,也是女子詩教發展的必然結果。
C. 紅樓女子擺脫了正統禮教觀念的束縛,因而彰顯詩才,表現出高水平的審美鑒賞力。
D. 明清之際,更多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權力,得益于思想進步的大家們所做的努力。
【參考答案】
1. B 2. D 3. C
【解析】
【1題詳解】
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信息的能力。通讀文章,注意細節。學生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迅速搜尋到每個選項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細比較選項的說法是否與原文一致。
A 項,“最重要的方式”中“最重要”得不出來,文章第三段專人教養和環境氛圍的熏陶是并列關系。
C 項,“紅樓女子的詩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性德性詩歌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錯誤,相關信息在文章第二段:“紅樓女子的詩歌教育……體現出對固有女性德性詩歌教育的反擊”。
D 項,“在詩風上都顯陰柔”錯誤,由“在詩歌風格上,除寶釵的‘含蓄渾厚’‘溫雅沉著’外,整體偏陰柔”可知,寶釵是“含蓄渾厚”“溫雅沉著”。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論證的分析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結構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
D 項,第二段“明清時期女子教育觀念的矛盾”是紅樓女子詩歌教育的文化背景。通讀文章后可知:文章以紅樓女子的詩教典范為例,指向的是明清時期女子詩歌教育的發展。
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作者觀點態度能力。答題時應首先通讀全文明確論述話題,然后篩選出每一段的關鍵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最后將選項信息歸位,與原文對比分析,找出正確答案。
C 項,“紅樓女子擺脫了正統禮教觀念的束縛,因而彰顯詩才”說法錯誤,紅樓女子的詩教彰顯詩才,是反擊女性德性詩歌教育(正統禮教觀念),而非因果關系。并且“紅樓女子擺脫了正統禮教觀念的束縛”也推不出來。
故選C。
相關閱讀
1 災難,是觀照一個民族靈魂的鏡子??挂咂陂g,有句話刷屏了
災難,是觀照一個民族靈魂的鏡子。抗疫期間,有句話刷屏了: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中國人的精氣神和永恒不滅的民族魂就是這股勁。 從白衣戰士沖鋒在前的身影里,人們 【查看全文】
2 《故鄉》閱讀答案-2022年中考題①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②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材料一: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當天,國家航天局公布了面向深空的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名稱和攬星九 【查看全文】
4 《孩子的力量》閱讀答案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爾斯泰(俄) 打死他!槍斃他!把這個壞蛋立刻槍斃!打死他!割斷兇手的喉嚨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聲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著一個被捆綁的人在街上走著。這 【查看全文】
5 三哥營地閱讀答案-陳毓三哥營地 陳 毓 早起開門,三哥打眼望見坪場上那棵板栗樹下,環繞樹冠炸開一地油亮亮的板栗。三哥看著板罘出神,一只松鼠突然跳到樹下,被隨之墜落的包驚嚇,長尾巴一甩,呼一 【查看全文】
6 求知方式各異,無論是看畫面、聽聲音還是瀏覽文字,攝取知識和信息之后求知方式各異,無論是看畫面、聽聲音還是瀏覽文字,攝取知識和信息之后,在 、沉潛往復中使之沉淀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過程。朱熹有云: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文字 【查看全文】